鈦合金材料在傳統上是一種航空材料,但也可用于海上作業。航空工業每年消耗全球用鈦量的一半以上,而其他方面的消耗則分別為幾個百分點。非航空應用領域有:化工、醫療和運動器材及其他一些應用。
2000年共消耗56000噸,另外還有29000噸用于鈦鐵生產。
近海工業目前大約消耗全球用鈦量的5%,主要用于石油和天然氣工業。這方面需求低的主要原因是鈦的價格昂貴,海綿鈦的市場價格為5~7美元/公斤。
盡管鈦在海上作業方面應用已有20年左右,但主要進展開始于這10年,主要用于石油和天然氣的近海勘探。
由于鈦可抵御海水侵蝕,因而多用于海上平臺或水下。它主要用于管道系統,作為壓載箱、冷卻、防火等,此外還用于鉆機管道、錐形連接、立管、流送管和閥門等。
氧化鈦薄膜可在高達130℃下抵御海水侵蝕。鈦還可以防止80℃以下的海水裂隙侵蝕,而不銹鋼的此項功能只限于10℃,此外鈦還對碳氫化合物及原油等有抗蝕作用。鈦的防腐性能使其海上應用壽命長,這點至關重要,因為海上修復作業是非常耗時、費錢的。
減重和強度對于建造海上平臺非常重要。鈦可以有鋼的強度,但重量僅為其55%。
鈦很柔韌,而且易于整形;這種特性組合對于漸縮應力接頭和鋼立管是非常需要的,因為它們必須根據海的運動方向隨時調節位置。
對于海面平臺的水上部分,材料使用壽命不像水下應用那么重要。如果一項工程只需3~5年,則碳鋼完全滿足需要,因為它便宜得多。但是對于長達20~30年的工程,則更應使用鈦。鈦在水下使用壽命可長達50年之久,這使一項工程的整個周期中無需大的維護。因此,鈦的應用應著重于海下應用。
深海油田主要位于歐洲北海,這是鈦海上作業用途的最大市場。目前一個海上平臺要使用30~500噸鈦,而且這只包括平臺海上部分。在北海的南部,鉆探深度達70米,而且使用固定平臺。在北海的北部,鉆探深度已達1000米,采用浮動平臺,這是一個潛在的開發領域。
歐洲鈦廠家是這方面的領先者,挪威的公司則是鈦在海上作業方面的主要經營者。例如挪威的Alba公司在1999年為澳大利亞的Laminaria工程生產了用于海上的最大鈦鑄件。這個用于海水的閥門由二級商業純鈦制成,重2750公斤、長2210毫米、高1499毫米。俄羅斯的澤連諾哥爾斯克鑄造廠提供鑄件。
最新的一項歐洲工程是挪威的Kristin開發計劃。去年年底挪威公司又給Satoil石油公司提供了鈦管和配件。Satoil公司表明,今后6年間將為鈦管和配件花費1.59億美元。估計,Kristin工程將耗費150~200噸鈦。
除歐洲外,鈦主要將用于墨西哥灣的深海鉆探,印尼和非洲的某些工程以及南加里弗尼亞的地熱工程。
另外一項涉及金屬本身的開發計劃是由碳化硅纖維和鈦合金組成的復合材料。這是一種很輕、強度好的耐高溫材料。Ti-MMC可以替代鋼部件,可耐600℃高溫,而且重量僅及鋼的一半。Ti-MMC可用于制造深海抗壓容器。
更便宜的鈦會拉近與商界的距離,采用電解工藝據稱成本只為Kroll工藝的1/4,但進行工業規劃生產還有很大距離。British Titanium公司正籌建一個中試工廠,可批量生產30公斤鈦。更廉價的鈦將擴大其海上應用及其他應用。在未來的10年,隨著石油、天然氣的開發,鈦在海上作業方面應用會增大。這一市場盡管不是很大,但對鈦卻有重要意義。
baojixgt.com
西工鈦手機網